大家都知道北上广不欢迎共享电单车,共享电单车却在北上广之外发展得热火朝天,时不时能见到有城市引进投放共享电单车的新闻。尤其随着行业的价值显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主动通过招标形式引入这个绿色新兴产业。尽管失去了一线城市的市场,但共享电单车却并没有就此沉寂。
自19年开始,共享电单车行业就开始选择下沉路线,事实也证明这条路线大有可为。我国地级市、县级市及县级单位数量庞大,据了解,我国近县级单位就有2800多个,尽管共享电单车行业已经下沉市场两年多,但是仍有大多数城市没覆盖,对于行业来说,下沉市场仍有着较大的市场空间。那么对于合伙人来说呢,县级市、县级单位是否是个好项目?
一般来说,城市越大,环境越好,项目可能性也就越大,但这在共享电单车行业显然不适用。我过拥有大量的电动车用户,而这部分用户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分布在地级市、县级市及县级单位以下,这意味共享电单车在一线城市外也会拥有较多的用户和较高的骑行率,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级市、县级市共享电单车骑行率比一线城市更高。
在我国不少较发达的城市如深圳、上海等,交通设施较完善,同时,城市交通道侣非机动车道较少,这也是共享电单车不被支持的部分因素,而在二三四五线城市,电动车则是主要出行工具,这则让共享电单车大有可为,大批用户,较高的骑行率,也就有了更好的盈利空间。所以对于合伙人来说,应该关心的不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在共享电单车行业,县级市收益比二线省会城市骑行率高,收益更好的情况不难。合伙人应该关注的是,该城市的政策如何、管理是否混乱等情况。
当前正值行业快速发展期,作为一种刚需行业,大部分城市均在鼓励支持,前景大有可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